HAHA体育近期,青山研究院对深沪两市108家以环保为主业的环保上市企业的最新年报进行了系统研究。其中,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企业有40家,占比37%;营收和净利润双增的企业有27家,占比25%。
就整体数据表现而言,很难说差,也不能说好,最大的特征是分化,有局部表现较差,也有局部表现良好。
近两年,业内多有悲观的声音,“史上最惨”、“市场寒冬”等评论把老板们吓得不轻,但从上市企业数据来看并非全然如此,逆势增长者不乏其例。
不得不说环保产业的演变愈发地变幻莫测,一些截然相反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越是这种情况,越要在乱象和惨象中看到真相。
本次研究以上述108家企业为对象,剖析现象背后的深层逻辑。由于整个研究涉及方向和形成结果较多,研究成果将会提炼成系列文章于近期发布,本文主要解读环保产业的5大分化趋势。
说明:本文选取了深沪两市108家以环保为主业的上市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包含水、固、气、土专业领域的公司,也包含业务涉及多领域的综合型公司,企业属性包含国企和民企,样本在营收、利润以及市值等数据维度均具有代表性。
环保行业的创新一直饱受诟病,但这并不代表没有企业在创新的事或者说创新不重要。
事实上,环保行业的创新是分语境的,抛开伪命题的部分,创新在一少部分企业中实际存在且发挥作用。
我国的环保产业尚处在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中,以过高标准要求环保企业的创新成果本身不切实际,也无讨论的意义。
所以,一个合理且务实的观察角度是,企业是否具有创新的意识、是否在做创新的探索。据青山研究院观察,环保企业在创新意识和动作上的有无正在表现出差异,甚至在形成分化,这在环保上市公司中也能体现出来。
以2022年新增的14家环保上市企业为例,这些企业基本上都是从某一细分赛道上跑出来的佼佼者,“专注、聚焦、有专业特长、创新型企业”是这一波上市企业的共同特征,且这类企业的专业人才密度和水平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也能看到一些环保上市公司和头部的非上市公司投资细分领域的创新型企业,并以此作为布局环保下半场的重要举措。
围绕创新环保行业正在呈现分化趋势,这种趋势从2019年开始显著出现,与环保产业的发展脉络也基本吻合。如果以2019年为分界点,在此前是工程时代,发展的重心在于工程项目的投资建设,模式以PPP、BOT为主,在此之后行业开始过渡到资产的运营优化,政策的焦点开始关注各个细分领域,市场的重心也开始向前沿新兴领域转移。
环保行业的创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学习阶段,在各个细分领域早期的时候,企业没有经验,技术和模式上很大程度是学习先进经验;发展阶段,各领域的环保企业开始有经验积累,并逐渐完成专业化的转变;创新阶段,在具备专业能力和行业经验的基础上,开始自主创新。
当前,环保行业处在从发展阶段向创新阶段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创新驱动的发展趋势,同时应该看到创新发展的前景。
基于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环保行业的创新有两个标准,一是低标准的专业水准极致化,二是高标准的自主原创。现阶段环保行业的创新在这两个标准之间,前者也是后者的基础。
环保行业各细分领域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而来,但要解决好本土化和持续发展的问题,国内的环保公司需要培养出自身的创新能力,只不过在过去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有的企业在发育这种能力,而有的企业没有,分化由此产生。
在本次研究的上市公司样本中,我们看到了局部的下滑和局部的增长,扩大到整个行业,情况同样如此。
我们之前阐述过,国民企的关系不能笼统地定义为国进民退。而行业内之所以屡屡有此声音,是因为在局部的增长中,国企显然更具有优势,甚至一部分混改企业的增长或者扭亏为盈,背后也都有国企的影子。
就环保市场的占比而言,在上市企业群体之外,更大的群体是各路国央企,国央企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格局早已形成。
一方面,在民企所能涉及的领域,凡涉及投资驱动的业务,国企和民企完全不在同一竞技平台,二者撬动资金的能力和成本不可等量齐观。
另一方面,在面对回款难的行业问题上,国民企的差异完全不同。回款难的真实情况是民企回款难,国企的回款是内部问题,民企的回款是一个要命的问题,情况也更加糟糕。
在108家环保上市企业中,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重超过90%的有17家,分别是*ST京蓝、正和生态、太和水、中再资环、*ST博天、武汉控股、金达莱、京源环保、清研环境、国中水务 、卓锦股份、碧水源、津膜科技、德林海、海峡环保、百川畅银、力源科技,民企占大多数。
在融资成本、回款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得国民企在大项目的竞争上实力悬殊,并进一步导致了国民企的分化。
在环保行业目前的生态格局中,国企与民企的生态位分化趋势显著,这种分化在三峡模式中有充分的体现。
关于国央企进场,青山产业评论此前多有阐述,概括起来可以说是“整体必要、局部多余”。其中,从“站位”而来的一部分国企存在的必要性有待讨论,我们预测国企之间的整合、国民企之间的混改将是环保产业接下来的重头戏。
但是,国民企的分化并不意味着民企的全线家企业中,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伟明环保、重庆水务、首创环保、碧水源、浙富控股、盈峰环境、兴蓉环境、ST龙净、瀚蓝环境、景津装备,市值都超过150亿元,其中伟明环保市值最高为312亿元,民企占有4席。
营收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首创环保、浙富控股、瀚蓝环境、盈峰环境、ST龙净、高能环境、碧水源、清新环境、重庆水务、洪城环境,营收规模在77.76亿和221.57亿之间,其中民企占有3席。
从中看得出来一部分民企依然名列前茅,不过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业务上更聚焦,是细分领域的龙头。
所以,相对于国进民退,更本质的真相是国民企的分化。在此分化趋势下,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真正的对手已经不再是国企。
在诸多因素的震荡之下,行业呈现出“头部大型企业越来越大,中小企业越来越小”的趋势。
以本次研究的108家上市公司为例,其中市值前10家环保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占行业总市值的33%,业绩前10家环保上市总业绩占全部108家样本企业总业绩的40%,占比均进一步扩大。
在108家样本企业中,营业收入的最高值是中位数的17.5倍,最高值是最低值的199.6倍。营收在10亿以下的企业有46家,占比42.6%,营收在20亿以上的企业有36家,占比33.3%,上市企业在规模上的两极分化趋势显著。
如果把样本进一步放大,两极分化的趋势更甚。总体而言,环保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以规模分层的趋势,且规模大的企业表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这一数据表征符合行业发展周期,经历二十多年的大浪淘沙,在行业几度更迭中仍能保持较大规模,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的生命力也相对较强。
同质化是环保行业的顽疾,但从发展历程来看具有其必然性和阶段性。在早期粗放阶段,同质化问题几乎无可避免,行业重来一次依然如此。
辩证地看,同质化给一部分企业的经营带来了挑战,但对整个行业而言,极大地降低了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
事实上,环保的同质化实际是指工程和设备领域低端低价竞争,所谓同质化的争论也是这两类群体的抱怨,本质上产能过程和行业无序竞争的表现之一。
环保企业在规模上的两极分化,证明一部分企业已经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行业的竞争正在逐渐从无序向有序转变,从混战向稳定转变。
此外,从国际化程度来看,环保上市公司的平均海外收入与企业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规模越大,海外收入越高。
这说明规模效应在环保产业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型企业更容易拓展海外市场和提高品牌影响力。
进入“十四五”以来,环保的范畴被全方位地打开,一些环保相关和相近的新兴赛道出现,环保业务由传统的污染治理向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资源化、协同降碳、新能源、智慧化等方面延伸。
以膜技术企业久吾高科为例,新能源、盐湖提锂的风口出现后,业绩迎来新的增长点,沉寂已久的股价扶摇直上。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环保产业的一次大变革,不同于十年、二十年前填补产业空白,这一次是发端于社会需求和政策规划重新定义环保产业的变革。
在此过程中,原来定位到环保领域的企业可能会迎来新机遇,其他领域的企业也可能跨界进入环保,对于环保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已经有一少部分传统赛道环保企业布局新兴赛道,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也有跨界者借助新兴赛道进入环保行业,且外部的跨界更甚于环保企业的外拓。
在环保的新兴领域中,传统环保企业的竞争力并无绝对的优势,如果环保企业不能提升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传统环保企业被跨界者反杀的可能性极高。
经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可知,对于环保企业而言,新兴赛道的抢滩,核心考验的是资源的优化整合以及跨界能力,围绕这一能力行业也在出现分化。
毫无疑问,在环保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那些具备向新兴领域跨界的能力的企业,将处于更有利的局面下。
在青山研究院近两年的调研中,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装备类企业越来越不关心工程领域,而工程类企业越来越表现出对装备领域的兴趣。
在前述市值排名前十名中,与装备有关的企业占了半数,包含伟明环保、碧水源、盈峰环境、ST龙净、景津装备。其中,盈峰环境、ST龙净、景津装备本身定位就是装备或以装备为主,且景津装备已经从环保装备企业转变成多场景应用的装备企业,而伟明环保、碧水源虽然是重资产运营企业,但也都与装备制造有很大关系。
这些变化和数据,并不说明哪一个领域绝对好,只是环保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表现。
总体而言,环保企业现阶段正在面临由增量紧缩、产能过剩等因素带来的结构性困境,工程类业务增速的骤减是其中的显著变化;而装备领域则相对更加从容一些,尤其是像景津这类已经完成了横向转型的企业。
随着环保工程建设大潮的退去,把工程作为核心驱动业务的大部分企业都会面临出局的挑战。
但这并不意味着做工程的商业模式不好,只不过时代已经过去,而环保工程公司对自身的前途是有清晰的认知的。同样地,装备也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好在一旦淌出来了,业务相对更能稳定持续。
装备与工程的分化是环保行业转入下半场之际的突出表现。可以说,工程业务是强周期性的,而装备业务是弱周期性的,进入环保下半场,二者的分化会更加显著。
环保产业已经在逐步走出高速增长的工程时代,大时代的红利期已经过去,朝阳环保的概念面临坍塌与重建。
在行业多重分化的趋势之下,环保企业如何走出增长困境,将是一次重大反思和重塑,几乎所有的环保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做好两件事:定位与重启。
环保企业需要重新思考自身与环保产业之间的关系,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更加合适。
关于环保企业的定位和重启,青山研究院将进行系统持续的研究,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关注和参与。